close

新聞媒體是現代不可或缺的時事媒介,最稀鬆平常的是大家熟悉的報紙。

報紙在現在一份都大致15至20塊,銅板價就能買進一天的時事和重大事件,讓不少無法24小時看電視新聞的大忙人可以在小憩的時間快速瀏覽一天下來的重要新聞時事。

報紙現在不乏有生活平常的社會新聞、八卦到不行的娛樂新聞、攸關國家興盛的政治新聞,以及男人的娛樂休閒體育新聞,這些都是和我們生活習習相關的新聞報導。

台灣擁有四大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以及蘋果日報。台灣報紙種類眾多,以四大報而言,雖然主題與圖片大同小異,但卻有著不盡相同的編排與觀點,甚至有時會濃厚的政治色彩參雜在其中。

自由時報:一樣以民生物價上漲為標題,自由時報將其內容編排於A1要點中,佔版面的1/3,以醒目的標題吸引消費者注意,並且以圖片奶粉作為輔助,掌握了新聞寫作中的「圖、文、題」。

蘋果日報:相同的議題蘋果日報也將其編排於A1要點中,並以鮮明的文字色彩與醒目的圖片吸引消費者,佔了整個版面的3/4,其中民生議題包刮糧食、石油,棉花等多方面,蘋果也將中股票市場與物資上漲作為連結,說明股市下跌與物資上漲有間接關聯,此點有別於其他報紙局限於某樣物品的寫法,而蘋果也卻掌握了「圖、文、題、表」四大要素。

中國時報:中國時報將民生物資上漲做為一個主題專頁,整個A2焦點新聞皆為物價上漲相關內容,雖然不像蘋果日報有著鮮明的文字色彩與表格,但消費者卻能再閱報的同時順帶注意其中所引發的相關問題與小小福利,如:左下角標題「量販店抗漲,大包裝划算,買一送一」,以消費者的荷包做為出發點所下的標題,激發閱報者的興趣,此篇報導,中國時報掌握了寫作四大要素中的「圖、文與題」。

聯合報:相較於其他三大報紙,聯合報也將民生資訊編排於A2焦點中,但有別於其他三報斗大的標題與醒目的文字,其相關內容僅在占有頁面的1/4,無鮮明的圖片與文字色彩,消費者若無仔細閱報可能無法發現其中資訊,以此篇報導而言,聯合報相同掌握了四大要素中的三部分-分別為「圖、文、題」。

以台灣四大報做為比較,蘋果日報確切掌握了四大要素「圖、文、題、表」,其他三報寫作方式卻僅有其中的「圖、文與題」,若希望消費者更能明瞭其中的內容與意義,蘋果日報所附註的表格較能使消費者一目瞭然。(來自網路資料)

蘋果日報的風格一直備受爭議,因為總是以腥、羶、色為主軸,圖文並貌來吸引消費者,而台灣三大報則是都走保守路線,尤其是聯合報,總是文多於圖。

Gigi回顧了過去一個禮拜的蘋果日報標題:

4/23宅男女神自殺亡 遺書控網路霸凌

4/22再爆6種茶含殺蟲劑 英國藍96店勒令停業

4/21驚恐15強震 變電箱炸民宅 1

4/20《蘋果》踢爆 荒誕「龍王」誆改運 搓乳畫咒拐60

4/19遭兒丟停屍間5小時 病母求救「我沒死」

4/18排汗衣靜電引燃 男瞬成火球

4/19北市公布安檢5缺失 拆蛋或拆商場

 蘋果日報的主軸新聞是「觀眾想看」的,而不是「觀眾應該看」的,

已拆台北大巨蛋標題來講,聯合報想告訴觀眾的卻是遠雄工地喊拆蛋 護樹團體預告上街,他們重視的是樹木而不是巨蛋內部缺失。

蘋果下標題技術一流,總是可以標題概述完整篇報導,也會想讓人深入去關心報導,但是觀眾卻不明白其中應該了解的真相,蘋果就像是報紙界的壹週刊,讓社會新聞像是上了八卦版面般的讓人神經直打哆嗦,可是蘋果也總是以敘述故事的方式讓觀眾看到想看到的報導。

如果今天換作Gigi是記者,我覺得我會把政治與民營企業的歷年合作以及關係做個詳細的回顧報導,讓觀眾知道其實不是只有大巨蛋有問題,而是因為巨蛋比較大所以問題被放大檢視,政府接受了多少的民營企業受惠以及不平等條約,這也提醒了民眾們為什麼現今的社會貧富差距會越拉越遠,因為政府與民營企業們有著說不清的互助曖昧關係。

報導不應該一直挑著事件的毛病,而是要呈現出事實、接露真相給眾人,給予眾人該有的知識以及教育,媒體對於世人就像本教課書,如果媒體抹黑了某個人,就算那個人無罪,也因此成為世人的世紀大壞蛋。所以報紙更該慎選新聞內容取向以及用字遣詞,不可以有模稜兩可的模糊猜測,要調查清楚陳述事實,新聞不是八卦版,是個教育以及告訴世人認知真相的地方。

然而最近四大報同天頭條的:楊又穎自殺事件。

這件事讓我們看見了因為網路的發達,也造成了很多人更大的傷害。

其實網路霸凌一直存在,只是因為真的還沒有鬧出人命,所以始終沒有人關心這個議題,直到一個可憐女孩用生命換來的關注。

我沒有很常看「大學生了」沒可是Cindy在我印象裡一直是個活潑開朗的女生,今天有了這樣悲劇,真的很出乎人意外。
我以前也有喜歡好多個網路名人,可是卻因為網路的造謠讓「喜歡」的感覺漸漸變質了。
別人說8萬G本人很大明星耍大牌,其實她也不過就是想跟家人在一起時有私人空間,不管事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難得工作以外陪伴家人的時間還要因為工作而受到干擾吧?
別人說喬8
總利用自己女兒可愛約正妹出去,其實也不過就正妹想找喬喬玩誰說一定是喬的8想要約正妹呢?人家不說一個拍掌拍不響。

人家說Q媽亞歷媽消費兒童,利用自己的小孩可愛接代言代購自己抽成抽利潤,其實也不過是賺個奶粉錢,每個人都有選擇工作的權利她們的工作是「部落客」,她只是在執行自己的工作,沒有殺人犯法,為什麼要將一個為人母親的人抹黑成這樣。
Cindy不過是善待別人,跟別人示好也被說為巴結,有時候可能因為一個人的造謠而讓人也有了這個人壞印象的錯覺,可是錯覺終究是錯覺,網路上的網友有些根本不認識Cindy本人,所有網路上的惡言也沒經過證實,而人就是像趨光的蟲一樣,人潮往哪裡走就跟著走,可是說不定根本不知道方向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甚至,明明合理的事也都會被扭曲為利刀刺在當事者的胸口。
沒錯,每個人都有說話及表達自我的權利,但如果換做自己脫口出來的話是對著自己說呢?

我一直將「將心比心」這句話放在心上,我知道很難,人的自私是天性,但是再做任何事講任何話之前請想想換作是對著自己會做何感想,也許是個「玩笑」話,在別人耳裡眼裡卻是個兇器。

其實以前也不是沒有霸凌大事件發生過,而是大家都在新聞熱潮過後就漸漸遺忘了,霸凌還是沒有被喝止。

而新聞真正該給觀眾的就是這個真相,告訴大家到底是甚麼原因造成了霸凌,而怎麼樣的行為舉止就算是霸凌,霸凌會遭受到甚麼樣的制裁。

應該要把正確的反霸凌知識教受給社會大眾是新聞的使命,如果新聞紙是一昧的播報觀眾"想"看得,例如:到底是誰霸凌了楊又穎?是誰是假閨蜜?是誰在楊又穎背後捅一刀?

這些新聞紙是讓那位標題所稱的假閨蜜反而變成了被新聞霸凌者。

或者像是某些日報為了爭取到更多觀眾的眼睛,在未經求證下就下了「楊又穎在大學生了沒時期早遭排擠」的不實標題,讓觀眾誤解,也更是言語霸凌了死者。

所以新聞報導應該要知道自己的使命以及影響力,不該成為那個霸凌者,應該成為一個教育者。

Gigi祈求在這個險惡的社會當中,真的願意有個最真誠的報導以及記者或媒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gi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